近來,在街頭鎮日當午生態農業香菇種植基地里,每天都有大量的香菇成熟上市,基地組織工作人員抓緊采收。
近年來,日當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綠色環保農業,利用廢棄秸稈種植香菇,既降低種植成本又使秸稈得到合理利用。
以前種植香菇時,需要大量雜木做成的木屑用于栽培主料,隨著食用菌種植規模擴大,森林限制砍伐,種植香菇的基料資源也是越來越緊張。近年來,在我縣能源辦和種植戶的共同探索下,開始循環利用葡萄枝、梨枝、桃枝等林果廢棄物代替傳統木屑,在香菇袋料栽培中發揮高效作用。
天臺日當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施尚松說:“我們開始在縣能源辦指導下,利用農作物秸稈,特別是葡萄枝,梨枝,桃枝,這些果農剪下來后沒地方處理,放果園里有病蟲害,所以我們這兩年開始試用秸稈種植香菇,通過幾年種植,對于利用秸稈,果枝條,原料成本可以減少百分之十。”
就地取材,利用廢棄果枝做基料,提高基質的營養成分減少化肥使用量,降低了種植成本。將廢棄果枝條利用后,又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,可謂是一舉兩得。
施尚松說:“另外,果樹枝條含氮量相對來說比雜木高,可以減少化肥的利用,這方面成本也能減少,質量和產量都能達到要求。現在食用菌特別是香菇的種植,資源越來越緊張,利用果枝條種植,以后也可能成為一種趨勢,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,同時也能減少污染,對生態環境有促進作用。作為菇農,也可以提高經濟效益,這個原料每年都有,取之不盡,不用砍伐森林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。”
今年是日當午種植基地利用秸稈種香菇的第7個年頭,香菇長勢每年都不錯,今年基地又種植了15萬臺,產量和質量都比去年好。